首页 资讯 正文

村里的90后“当家人”

体育正文 119 0

村里的90后“当家人”

村里的90后“当家人”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(chénchén) 实习生 李晨龙 6月10日中午时分,在淇县庙口镇上曹村的幸福小院,老人们围坐在(wéizuòzài)一起(yìqǐ),笑声不断。“今天是大烩菜,大家多吃点(duōchīdiǎn)!”正在后厨忙碌的秦泽端着刚蒸好的馒头,一边张罗一边叮嘱。 秦泽是淇县(qíxiàn)庙口(miàokǒu)镇上曹村的(de)党支部书记(shūjì)、村委会主任,也是土生土长的村里娃。2021年,31岁的秦泽在淇县从事兽药生意时,接到从家乡打来的几通电话,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彼时,淇县正在实施“雏雁培育(péiyù)”计划,希望能回引能人担任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。秦泽是受邀对象之一。 “要干(gàn)就干好,回家建设家乡。”抱着一股热劲儿,2021年(nián)1月,秦泽返乡,当选为上曹村党支部书记。 “年纪小,又没啥经验能干成啥?”面对群众的(de)质疑(zhìyí),该如何赢得群众的信赖? “那会(nàhuì)刚上任,想(xiǎng)为群众做好事,但是不知道怎么干,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。”秦泽直言。为了摸清(mōqīng)村情,秦泽走向田间地头、走到村庄角落、走进村民家中。 他通过走访了解(liǎojiě)到,村外的泄洪沟垃圾(lājī)遍布、臭气熏天,村里一直想改造,但因为人员、资金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,群众对此意见很大。 如何用(yòng)泄洪沟这“一根针”穿好群众(qúnzhòng)“千条线(xiàn)”?他找到经验丰富的老支书“取经”。“目前咱村的情况,村内环境是(shì)个大问题,村容村貌在村民(cūnmín)家门口,村民看得见、摸得着、也感受得到,你得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难题,多和村民沟通。”老支书的一番话让秦泽的工作思路更加明确。 “2022年3月,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(huánjìng),我们村‘两委’干部自筹资金10余万元,对村内泄洪沟改造提升计划开始了。”秦泽说,“怎样设计(shèjì)图纸,工程量多大,怎么改造,工人从(cóng)哪里找,听了老支书的话,我们决定和村民一起讨论(tǎolùn)。” 随后,秦泽和村“两委”干部(gànbù)在村内召开党员(dǎngyuán)大会(dàhuì)。“大会上得知,村内有位党员家里有人从事工程改造的相关工作,愿意免费指导(zhǐdǎo)。”秦泽说。为了组织施工,村里还成立了义务管家团,党员干部打头阵。 渐渐地,群众看到了他们的决心,也纷纷拿起工具加入(jiārù)修沟队伍,预期3个月(yuè)完成的工程,不到2个月就完成了。 “环境好了(le),民意顺了,最难抓的事让他治理好了。”村民对秦泽的评价是这样(zhèyàng)的。 “作为支书(zhīshū)我就像是赛车的‘破风手’,越是艰难越向前,越是挑战志越(zhìyuè)坚。”秦泽说。 在秦泽的带领下,2022年6月,上曹村先后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,对全村进行提升(tíshēng)改造(gǎizào),新修水泥路40000余平方米,铺设(pūshè)污水管网5500余米,铺设柏油路面10000余平方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,种植绿化树木(shùmù)2000余棵,建设标准化(biāozhǔnhuà)篮球场一个,修建游园两处,实现由整治达标向全域提升,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(yíjū)的转变。 “为拉近干群距离,我们还在(zài)村委院里设立幸福小院,每天中午有大锅菜、蒸(zhēng)面条,秋季还举办运动会,幸福小院现在成为村里冬天暖和的地方,夏天凉快(liángkuài)的地方,村民幸福的地方。”秦泽说。 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,民心暖了,干群凝聚力(níngjùlì)强了,秦泽也成了群众眼中的“破风支书(zhīshū)”。 敢想、敢干、敢闯(chuǎng),“90后”的秦泽身上(shēnshàng)是满满的能量感和行动力。“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村支书,面对村民(cūnmín),多为他们(tāmen)考虑,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才能为村民办好大事。”在秦泽心中,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可以大有作为。
村里的90后“当家人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